临行在即,顾云浩一个一个的唤了一遍。
“放心吧,咱们身子都硬朗着呢。”卫氏点了点头,又是一脸担忧地看着儿子,却是说不出一句话来。
“好儿子。”顾长光也是个不擅言辞的,当下红着眼眶,只拿手不住地拍顾云浩的肩膀。
最后还是大伯顾长荣稳得住情绪,上前说道:“小浩,进京之后,就托镖局送一封信回来,也让你爷爷奶奶安心。家里的事情你不必操心,有我跟你爹在呢,而且云涛也在府城离得不远,完全能照顾过来。”
“好的,大伯,您在衙门亦要谨慎行事。”
听了顾长荣的话,顾云浩又想起一事来,便当下又道:“现在咱们家开始慢慢起来了,说不定族里就有一些人容易得意,若是惹出祸端,那就麻烦了,大伯,您跟爹在家里,平时也要留意着些,免得让人抓到了把柄。”
顾长荣在衙门当差这么多年,自然晓得其中的利害。
“放心吧,有我们看着,必不会让族里出什么乱子。”只见他当下便拍着胸脯应承道。
现在他们家好不容易出个状元郎,全华朝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侄子身上呢,这个时候万不可让族里出事,扯了侄子的后腿。
“浩哥,都收拾的差不多了,上车吧,船应该已经在县上码头等着了。”巴九将最后那个装辣椒酱的坛子抱上了马车,便上前说道。
在家人的殷殷嘱咐之下,顾云浩恋恋不舍的上了马车,一路往县城而去。
一路上,他并不敢掀那马车的车帘,也不敢回头去看。
直到走了许久,同车的顾云涛拍了拍他的肩膀,道:“小浩,咱们已经离开青坪村了。”
顾云涛原本就是陪着顾云浩一起回家的,此次自然又是跟着他一起前往淮安府。
“大哥,家里要你多费心了。”
感受到堂兄的关心,顾云浩此刻也收拾了下心情,说道:“我看林儿是个聪明孩子,在过两年便要开蒙了吧?”
“这孩子就是有些坐不住,我也准备早些让他开蒙,约束着些他的性子,免得后面怎么得了。”
说起儿子,顾云涛也不由无奈地摇了摇头:“只是我亦是要准备乡试,到时候未免心力不足。”
闻言,顾云浩也明白了堂兄的纠结。
因着去年元化帝即位之后开了恩科 ,下一科乡试自然就要再隔三年。
算算时间,那也是在元化四年。而现在才是元化二年,那便要再等两年了。
待到乡试之年,顾云涛自然是要全心备考的,所以一时倒是不能为儿子顾远林开蒙。
自古生养个孩子确实是要费太多的心思。
两人又闲话一阵,顾云涛便问及今科会试跟殿试的试题之事,顾云浩自然是一一答了。
顾云涛乃是以《礼记》为本经,顾云浩也是特意为了他留意记录下了今科礼记一经的考题。
毕竟现在闱墨的集录还没有印制出来,他也只能用这个法子。
因着顾云浩以前也治《礼记》,两人当下便以这试题讨论了起来。
到了临川县弃车登船,一路顺风顺水到了淮安。
顾云浩带着赵妍去辞别了恩师江程云父母,又约着曾经陵江书院的同窗和学弟们聚了一聚,便让巴九守着行李,在淮安城等候季航跟岳鸢夫妇。
而他自己则跟赵妍一路坐船去了洛省赵家见一见岳父岳母。
早在回乡的路上,顾云浩便已跟季航商量好了,只待季航夫妇到了淮安之后,便让巴九找人将行李搬运上船,而后在顺路去洛省接上他跟赵妍,一起返回京城。
喜欢宦海(科举)请大家收藏:(www.kenwenzw.com)宦海(科举)肯文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