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外,苟德明也还是有些恼怒的。
虽然郭槐乃是鸿胪寺的人,但今日之事他也从未料到,现下郭槐死谏,然而于他、于鸿胪寺而言,其实都是无辜遭受牵累。
这又让他如何不恼、不恨那郭槐。
“臣叩谢吾皇隆恩。”
虽然心中复杂非常,但苟德明及一众鸿胪寺官员也丝毫不敢带在面上,忙叩首道。
“陛下,此人仍有气息。”
这时,却听闻一个声音响起。
众人转目看去,却是上前去准备处理尸首的侍卫探了一下鼻息,竟是发现郭槐并未一头撞死。
“哦?”
闻言,元化帝眉尖一扬,眯了眯双目,斜眼看向了倒在地上的郭槐。
不仅是萧穆言,整个殿内的所有人,听到那侍卫的这句话,都将目光和心神放在了那以头撞柱,以死进谏的郭槐身上。
此时的郭槐显然已经晕死了过去。
金柱上的鲜血已经顺着柱子流了下来,只在柱子上留下一道长长的痕迹。
金灿灿的大柱子,上面乃是鲜红的血迹,看着颜色浓郁,甚至还有几分夺目之感,只是却又带着些许诡秘。
郭槐倒在地上,额上仍是有血不断地往外流,不过这么一会的功夫,就见郭槐的半张脸已经染满了鲜血,甚至他头部附近的地砖也尽是血痕。
“真还活着?”
元化帝的声音完全听不出喜怒。
那侍卫听闻这话,忙又拿手去探了探郭槐的鼻息,而后回道:“回禀陛下,此人确实还未死。”
闻言,殿内众人更是心思各异。
看着郭槐头下那块地砖上的鲜血越积越多,鸿胪寺卿苟德明想了想,最后还是咬了咬下,试探地道:“圣上,要不去请了太医来?”
这话好似提醒了殿内众人。
对啊,若是此人没死,那么就算不得以死进谏了。
如此的话,若是今日留下了这人的性命,日后再行发落,也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了。
毕竟不管是那一朝,若是出现大臣死谏之事,都是很晦气的事情。
不仅如此,在历朝历代,让大臣死谏的君主,多半都是庸碌昏君。
元化帝这般的帝王,本是极为勤勉开明的,若是因着这个事情,为后世所误解,留下千古骂名,那可是太冤了。
但如果此人还未死,那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担忧之处了。
至于救活了郭槐之后又怎么处置,那就是看元化帝的心情了,众人也不会放在心上。
也是因着想到这一点,鸿胪寺卿苟德明方才大着胆子提议招太医前来。
“还有鼻息,又算什么死谏?”
听闻苟德明的话,元化帝却是目色如刀地看着殿内的大臣们:“胆敢以死要挟君主之人,尔等竟然觉着他还配请太医医治?”
此言一出,众人皆是心中暗道不好。
“臣等有罪。”
看着跪拜叩首的群臣,萧穆言再不似以往那般喜怒不行于色,反而是一拍御案,直接立起身来,一脸怒意地道:“此等目无君上之人,又岂配多活片刻!朕看尔等皆是如此人一般,也好不到哪里去!”
“臣等惶恐。”官员们仍是俯在地上,听闻这话,忙又请罪道。
“惶恐?”
萧穆言冷冷一哼:“朕看尔等倒不是惶恐,反而是大胆得很!”
说到这里,萧穆言看向亦是俯身跪在地上的薛海,道:“薛海,将此人拖出去,挂在朱雀门前,任他血干而死。”
朱雀门分左门跟右门。
左门乃是新科进士入宫时走的门,亦是金榜贴榜之处,被称为‘龙门’。
而右门却是处置人犯之处。
“是。微臣领命。”薛海忙恭敬应道。
“此人如此大胆,传朕旨意,九族皆同其罪,连诛!”
此话音一落,满朝皆惊。
诛连九族……
本朝立朝数十年,先前三代君主都以仁治国,甚少有连坐之刑,更不用说诛连九族了。
因而,在这么多年里,整个华朝上下,甚至都忘了还有连坐这一说法。
现在元化帝龙颜大怒,不仅施以连坐,甚至九族同诛。
这乃是刑部之事,刑部尚书杨海生也不敢自持阁老身份,忙战战兢兢地应道:“微臣遵旨。”
“朕倒要看看,有此人做例,还有何人敢裹挟君王。”
说到这里,萧穆言又扫了一眼群臣,一拂衣袖,转身离开。
许斌忙紧跟上去。
刚走了几步,却见元化帝又听了下来,只是并未转身,只轻飘飘地留下一句话。
“尔等全部在此跪上一个时辰,静思己过。”
“是,臣等遵旨。”
官员们俯身领命,一个个皆不敢起身。
喜欢宦海(科举)请大家收藏:(www.kenwenzw.com)宦海(科举)肯文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